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古陶瓷鉴藏常识(5)—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 高清图鉴

2017-07-19 14:19:22 来源:雅昌艺术网陶瓷频道 作者:易芷寒
   

摘要: 秦汉时期的原始瓷所采用刷釉法,釉层较厚,呈青绿,青黄或黄褐色,胎表无釉的部位露紫色或赭色,秦汉时期的原始瓷只能称为“釉陶”。

  秦汉时期的原始瓷所采用刷釉法,釉层较厚,呈青绿,青黄或黄褐色,胎表无釉的部位露紫色或赭色,秦汉时期的原始瓷只能称为“釉陶”。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

  东汉生产一种酱色釉原始瓷,烧成后胎呈暗红,紫或紫褐色,使釉呈紫褐或黄褐色。

  东汉原始瓷装饰比较简单,普遍的是在器物的口沿,肩部划一道或数道弦纹,通称“弦纹罐”,“弦纹壶”。初期弦纹比较粗,之后纹路变得细密;其次是水波纹,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纹饰是在罐,盆的胎部贴铺首。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东汉青瓷针刺龙纹纹双系罐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汉代瓷窑生产青瓷与黑瓷,以青瓷为主,质量当属越窑最好。

  早期越窑青瓷,胎质细腻坚硬,达到正烧,胎骨坚实呈灰白色,上釉用浸釉法,外壁施釉不及底,釉层均匀,淡雅文静,胎釉结合紧密,纹饰有弦纹,水波纹,铺首,兽头足等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汉代原始青瓷瓿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汉代越窑四系青瓷瓿

  青瓷与黑瓷都是以铁为主要着色剂,其区别仅仅在于釉料中的含铁量,含铁量3%以下的烧成青瓷,在4%---9%以上的烧成黑瓷,黑瓷的胎质不及青瓷细腻。但黑瓷也有粗细之分,碗,壶类的饮食器和酒器胎质比较细,呈灰白色或浅灰色,器型比较大的容器,胎质比较粗,呈灰或深灰色,色泽较深,并有较多气孔。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黑瓷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器底无釉处胎呈紫色

  越窑:越窑是“越州窑”的简称,主要窑址在越州的余姚,上虞境内。东汉瓷窑分布在广大的长江流域南岸,其中以浙江最多,是我国瓷器的主要发源地和东汉的主要瓷器的生产区,后来这些瓷窑分别发展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越窑,瓯窑,德清窑与岳州窑。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越窑东汉青釉布纹双系壶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三国越窑青瓷的胎质,釉色与东汉相同,胎质细腻,呈灰白色,烧结坚硬。西晋时期,胎色加深,作灰色和深灰色,普遍施青釉,釉层均匀,上釉的部位根据器物不同用途有差别,碗、盏、盆等都是内部满釉,外部施釉至近底处,壶,罐等容器一般是口沿内外以及外壁施釉,内壁露胎不上釉。三国越瓷的胎色淡,釉呈青色,西晋以后,胎色呈灰或深灰色。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在堆塑罐上堆贴龙,熊,凤凰,麒麟,狮子,羊,狗,鸟,鼠,鱼,蛇,龟等动物纹和各种人物纹等,是当时一种时尚的审美特征,除动物纹饰外,出现了斜方格网纹,到吴末又在网纹上下加饰联珠纹,成为由网纹,弦纹和联珠纹组成的花纹带,再配以铺首衔环,龙虎和佛形像等,使器物更加稳重端庄。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堆塑罐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西晋后期出现了以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的釉料,在已经施釉坯的件口沿或肩部以圆点的形式着彩,多数是对称四点,因为是在釉面上着彩,故称:“釉上彩”。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越窑点彩盖罐

  西晋时,联珠网纹带成了越窑的主要装饰,另外有禽兽纹带,菱形纹和忍冬纹等,禽兽纹带有龙,凤,虎等飞禽走兽交替组成,也有完全用龙纹衔接组成的一圈兽纹带。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联珠网纹带

  西晋后期越窑已经改为生产实用器,装饰花纹也大大简化,盛行加工方便的弦纹和褐色点彩。

  六朝时期越窑器型变化的总趋势是:早期器型矮胖端庄,东晋开始陆续向清瘦秀丽方向发展。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西晋青釉鸡首壶

  瓯窑:在浙江南部温州一带,是我国古代又一规模很大的瓷窑体系。(所谓窑系一般是一定产区各窑因原料,造型,装饰工艺等长期形成的共性传统)。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瓯窑褐彩蕨纹执壶

  瓯窑也是由汉代的原始瓷发展而来,六朝时期制瓷技术和瓷器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瓷胎坚硬,白中微带灰,釉色以淡青为主,并有青黄色,器物种类丰富。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瓯窑的纹饰是:三国两晋时常在器物的肩腹交界处或口沿部饰弦纹,水波纹,网纹,和联珠纹,东晋时通行弦纹和釉上褐色,釉上褐色有点绘两种手法,点彩的点比较小,分别点在动物纹的双目,耳朵,尾巴上,或在器物的腹部点成各种几何形图案等等。彩绘是用毛笔蘸彩料绘成长条形,线条的长短和粗细视画面的大小而定。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瓯窑青瓷点彩鸡首壶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西晋瓯窑青釉狗圈碗

  婺州窑:位于浙江西南部的金华,衢州一带,创烧于东汉,六朝是它的发展时期,唐到北宋是它的鼎盛时期。婺州瓷器在三国两晋的瓷胎比较薄,呈灰白色,东晋时期一部分瓷器用粉砂岩做坯料,烧成以后瓷胎呈深灰和紫色,严重影响了青釉的呈色,但在西晋以来就试用化妆土衬底以掩盖胎面的深色,使用化妆土还可覆盖胎面颜色凹处等缺陷,并使釉层呈色柔和滋润。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东吴婺州窑青釉堆塑人物罐

  婺州瓷也用石灰釉,三国时呈淡青或青黄色,釉层不甚均匀,时常可以见到凝聚成芝麻点的情况,西晋开始,釉层厚而均匀,在开片或胎釉结合不紧密的地方,往往产生白色的结晶,呈现一丝丝或星星点点的奶白色,这是婺州窑的一个特点,除青釉外,还有施酱釉和黑釉的,但数量很少。

  婺州窑瓷器的纹饰基本上和越窑相同,三国时期常见有水波纹,西晋时期网纹比较多,也有联珠纹和铺首衔环,东晋时期纹饰比较少见,有弦纹和褐色点彩两种,南朝时期盛行莲瓣纹。

  德清窑是目前最早烧制黑瓷的窑。

  晋代德清窑的胎壁比较粗厚,外壁饰青,黄绿和酱褐色釉,釉层厚薄不甚均匀。至东晋南北朝时期,胎壁比较薄,胎色有淡灰,灰,深灰,砖红或者紫色等。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东晋德清窑黑釉鸡首壶

  釉有青釉与黑釉两种,青釉可分为青绿,青灰,黄绿和黄色,由于青瓷胎呈色深,所以从东晋开始,在青瓷的胎面上,施奶白色的化装土,以掩盖胎色,黑釉釉层丰厚,呈黑色或者黑棕色,烧制成功的产品,釉质滋润,色黑如漆。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东晋德清窑黑釉壶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东 晋 德 清 窑 青 釉 天 鸡 壶

  南山窑在江苏宜兴的东南。

  南山窑瓷胎呈灰,灰白,黄白等色,胎外施透明釉,釉呈青灰或者青黄等色,普遍开冰裂纹。外壁近底处无釉,胎釉结合处不好,常常有脱釉现象。南山窑发源于东汉,纹饰有弦纹,水波纹,窗棂纹和叶脉纹。釉呈黄绿色,也有少量灰棕色,器形,纹饰与成型方法与三国西晋的瓷窑相似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汤渡窑是指江苏宜兴南山窑 

瓷器收藏常识(伍)—秦汉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器高清图鉴

  北朝的瓷器特征:北朝的瓷器胎质粗糙厚重,有气孔和黑点,呈青灰和浅黄色,施青,青褐或者黄褐色釉,釉层厚薄不均,有流釉现象,有的釉中有铁锈斑,碗盆器类常常器内满釉,器外施半釉,多数碗口缘外部饰凹弦纹一道,也有在外壁划莲花瓣纹的。

  北朝的瓷器以青釉为主,也有黑瓷和白瓷。

  青瓷:青瓷胎质厚重,粗细不一,多气孔,胎色也深浅不一,有白,灰,土黄和红色多种,有的并有黑点,胎面施白色的化装土,发青釉釉面光滑,色泽柔和,釉面呈青,青灰,青黄等色。有的釉面透明,有光泽,多数有冰裂纹,并有流釉现象,胎釉结合不紧密,容易脱釉。

  黑瓷:瓷数量不多,还包括施酱釉的瓷器,多数胎质粗糙,呈土黄,砖红或者灰色,釉以黑褐色,酱色为主。

  白瓷:白瓷器物造型与青瓷相同,除壶的质地粗糙外,其余的都比较细腻洁白,施白釉,釉层薄而莹润,釉色白中带黄或者淡青。器型式样和纹饰与同期青瓷相同,并把西域的一些装饰图案如联珠,忍冬纹移植到瓷器上,

  又由于佛教影响很大,莲瓣,飞天,菩提和宝相花成为瓷器的重要装饰,而且常常使用浮雕堆贴的手法。

  南北朝时期瓷器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1)成型技术迅速提高。

  (2)化装土的应用。

  (3)褐彩的产生和使用。

  (4)窑具与装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5)器物品种增加,使用范围宽广。

  (6)白瓷的出现。


 

  下一讲预告:隋唐时期的瓷器。敬请期待。。。

 

 --END--(待续)

 

声明:本系列若干文章,图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相关文献资料,文中图片上的水印网址真实性暂未证实;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有意见,请联系删除;

此系列文章已得到作者易芷寒授权转载,仅供网友学习交流使用,不用于商业用途。 

(责任编辑:陶瓷-施海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责任编辑:马晓龙150002399683495456807@qq.com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