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作品的定价依据是什么?(十)
摘要: 按照1981年7月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陶瓷工艺学》(第一版,第225页)所述,一般将花釉归纳为两大系统:还原焰窑变花釉和氧化焰黑釉系花釉。该教科书将出现羽毛状彩色纹样归类于氧化焰黑釉系花釉。
|
![]() |
![]() |
陶艺作品的定价依据是什么?(十)
作者:裘会军
在上篇文章中,笔者述及两个要点:
1) 窑变花釉有还原焰窑变和氧化焰窑变之分。
2) 根据拍卖图录中的实例,说明技术职称或称号并非作品定价的决定性依据。
按照1981年7月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陶瓷工艺学》(第一版,第225页)所述,一般将花釉归纳为两大系统:还原焰窑变花釉和氧化焰黑釉系花釉。该教科书将出现羽毛状彩色纹样归类于氧化焰黑釉系花釉。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营景德镇瓷厂就使用由捷克专家设计(含烟道和烟囱的设计)的煤气隧道窑,至于煤气发生站则由中方设计。到了七十年代,我国陶瓷生产厂家使用的燃料涵盖了四代,即:木柴、煤、油和煤气。由景德镇陶瓷工业设计院张福生先生、胡志龙先生、王祖炎先生担纲设计;由候铁权先生校核、罗本初先生审核的景德镇市艺术瓷厂93米重油隧道窑“窑内外机械化输送窑车系统”在全国产瓷区中属于首创,荣获了原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笔者亦曾参与了该系统一些零件图的设计和制图,故而知道:该93米重油隧道窑配置了高达56米的砖烟囱,采用200号重油为燃料,于1981年投产(年产800万件日用瓷餐具),亦可用氧化焰烧成。
虽然景德镇市建国瓷厂的柴窑于1995年被停烧;虽然这场拍卖会于1996年1月举行,但王伟明先生于1982年发明的这件高温窑变羽毛花釉扁肚瓷瓶是经由景德镇市建国瓷厂柴窑的还原焰烧成的,它填补了教科书中既没有铜釉、也没有还原焰气氛高温烧成窑变羽毛花釉的空白,并因此而奠定了高温窑变羽毛花釉的起始里程碑。由此开始,慢慢形成了现在的高温窑变羽毛花釉系列。这也是当年王伟明先生的这件拍卖品规格尺寸虽然只有80件,但拍卖预测成交价却很高的原因之一。图一是邓希平老师2013年的作品(图片来源:《环球人物》2015年文化特刊第25页)。
图一
接下来,我们对瓷器表面进行手绘和手工刻瓷的拍品作拍卖预测成交价的比较。
5)刻瓷贵于手绘瓷是定价依据吗?
我们已经知道:图二和图三是毛林荣先生的刻瓷作品,其拍卖预测成交价分别是人民币16.8---18.8万元和15.8---16.8万元。
图二
图三
我们再来看王锡良大师的高白釉粉彩盘(见图四),其拍卖预测成交价为人民币2.8---3万元。
图四
图五是张松茂大师的12”粉彩盘,其拍卖预测成交价为人民币2.8---3万元。
图五
从毛林荣先生、王锡良大师和张松茂大师的圆盘作品拍卖预测成交价的比较来看,毛林荣先生的刻瓷贵于王锡良大师和张松茂大师的手绘瓷。从规格尺寸上进行比较,毛林荣先生的圆盘直径比张松茂大师的圆盘直径只大5厘米。
那么刻瓷贵于手绘瓷是定价依据吗?如果是,为什么毕渊明先生的手绘圆盘(见图六)拍卖预测成交价高达人民币36---38万元,贵于毛林荣先生的刻瓷?
图六
如果刻瓷贵于手绘瓷不是决定性的定价依据,那么,什么才是决定性的定价依据呢?笔者将在下篇文章中继续就此展开讨论。
图片来源:裘会军
编辑:久久创艺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